前一陣子FB上有好幾個人分享一天文章,好奇之下點進去看看完全文,內容是FB的營運長桑德柏格的丈夫在一場意外中喪生,然後她撰文紀念她的丈夫,內容非常動人,全文連結如下:

https://share.inside.com.tw/posts/17045

好奇之下,我GOOGLE了這一位女性,為什麼可以當上臉書的營運長我找到了這一段影片,當然還有很多她所寫的書,我看完了影片,也買了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KJmy8jjxw

 

這的確是一本讓人非常振奮的書,尤其是針對女性,她以過來人的經驗描述為什麼在職場上女性專業經理這麼少,在財星五百大企業中,只有4%的女性是執行長,在美國高階的經理人也只有14%是女性,就薪資方面女性的平均薪水比男性少了16%,在台灣甚至少了23%。這些現象是多麼讓人沮喪。

這使我想到我剛出來社會工作跑業務的時候,公司的幾個男業務常常晚上就約著客戶吃飯甚至上酒店,隨時跟客戶就像朋友一樣,吃喝玩樂,那時候看了其實很羨慕,也常常想好可惜我不是男生,這樣就可以跟客戶更親近一點,我就可以把業績做得更好。

女性在職場上的確是很吃虧,因為我們對男性的主管要保持距離,對客戶也是,我們不能跟男性客戶保持良好的友誼,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相同的這也限制了我們的發展。

書中提了很多對女性在職場還有生涯規劃的建議,也太探討了很多的現象,女性在職場上比較弱勢很大的部分是因為女性通常會成為家庭及孩子的主要照顧者,由於沒有人可以平均分擔家務,迫使女性需要在家庭跟事業中做出選擇,甚至放棄事業。

像我很幸運地沒有這方面的困擾,我有一個10個月的孩子,但是我把孩子照顧責任外包了給我的爸媽,由爸媽擔任起主要照顧者,但也因此內心飽受煎熬,我是不是應該在他這麼小的時候多負擔一點照顧他的責任,我是不是應該每天接送他即使距離這麼地遠。

甚至我常常想因為我把孩子給外包了,那是不是我的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一但工作發生問題和挫折,我不禁想這樣是不是就失去放棄帶小孩的意義了,而嚴重自責,本書也給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議,她說媽媽也是可以熱愛工作的,一對夫妻通常宣布了他們即將有了孩子,大家普遍都會對男性說恭喜,另外反問女性說,那你工作怎麼辦?女性通常會預期的被期待照顧子而轉換工作或調整方向,但男性不用,這很奇怪,為什麼男性不能平均分擔家務及責任,讓女性也保有工作呢?

如果工作的生涯就一場馬拉松,是一場漫長,艱辛,終有成就的努力過程,男性女性一起跑,觀眾通常會對男性者歡呼,很棒繼續前進,卻會對女性喊,你知道你不用這麼辛苦,或是你一開始跑得很好但你應該沒有想跑到最後吧!甚至質疑:你跑到最後的目的是什麼呢?可是男性一直跑卻會接受更多的歡呼聲更多人為他喝采,不會有任何質疑。這也變成男性跟女性在職場做出不同選擇的原因。

她提出了兩個我很喜歡的故事,在1997年,黛比漢密特,是莎莉集團快速竄升的高階經理,她期待有一天能像她的偶像一樣,百事可樂北美區執行長一樣,領導一家大企業,漢密特在結婚生子之後還是全力衝刺,某天出差打開報紙看到標題上大大的寫著<百事可樂的執行長為家庭離開職場>副標題寫著<職場老將心力交瘁>漢密特大為震驚,那一個她的抱負變了,如果這個卓越的女性都沒有辦法兼顧事業跟家庭,那還有誰可以勝任,不久後一家公司來挖角她拒絕了,因為當時她的女兒才一歲,她想在家庭多付出一些,結果過了十年後有另外一個機會在找上她,她接受了,可是她慢了10年並且失去很多時間跟機會,其實她到現在都留著那一份報紙,提醒自己,我不希望下個世代經歷同樣的過程。

所以女性馬拉松跑者如果可以不理會觀眾得叫囂,撐過任何辛苦的階段,往往就可以大步的邁進,還有一個金融圈的女性投資銀行家,她說因為她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所以沒有辦法放棄工作努力的跑到最後,雖然有太多的烏煙瘴氣讓人受不了,而她大部分的女性同事都離開了,但她沒有選擇離開,撐到最後,現在她有令人欣羨的工作跟生活,她的孩子長大了她仍然保有自己的生活並且跟她的孩子非常親密,她滿懷感恩跟滿意現在所有的一切。這也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

女性通常在職場上較為弱勢還有一部分是自我設限,她提到,除了社會社會築起的外部障礙之外,女性也被自己內心的障礙所限制,我們心理大大小小得阻礙,把我們往後拉,例如:缺乏自信,不主動表達或爭取,在應該積極的時候退縮,我們從小被教育不該大聲說出自己的意見,不要有企圖心,不該比男性強勢,我們將這些訊息內化,降低了對自己的期許。

的確,在台灣社會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女性如果太能幹就會在社會上引起很多的噓聲,甚至覺得你永遠找不到好男人,很奇怪,有時候更會被同儕討厭排擠,被親朋好友嘲笑,我一開始創業的時候我都不敢承認我就是老闆,客戶要談價錢我都要急忙撇清我不是老闆,甚至由同事假裝是老闆談價格,一方便是怕客戶認為這麼年輕公司有什麼氣候會不會隨時會倒。也有客戶知道我是老闆的時候對著我說,公司不會只有你一個人跟一隻貓吧!(那時候還真的是)對我冷嘲熱諷,甚至父母也不敢告訴親契朋友我自己出來開公司,因為他們會想為什麼你的女兒好手好腳不腳踏實地好好工作,想一步登天開什麼公司,之類的耳語我每天都不斷地聽到。

我記得很清楚,我創業從來沒有跟我爸媽要過任何錢,有一次我想要去辦青年創業貸款,我跟爸爸說,可不可以幫我的保人,我想要貸款資金出來周轉,結果我爸爸去跟保險借了10萬塊給我,告訴我說:我只剩下這一間房子我不可能給妳當保人,我也不能幫助你什麼,但是我可以借你10萬塊這是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雖然最後我借了那10萬塊並且在幾個月內還清,我也非常地感謝他,但從此之後我沒有跟家裡再要求幫忙什麼?我很明白我是女性,創業是我自己選擇我需要對我自己負責,但沒人會指望你成功也沒有人有責任義務幫助你。因為在很多人的想法裡女性創業失敗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年輕的女性。即使我現在負擔起大部分的家庭責任與開銷,依然有人不斷的懷疑我打擊我。

這幾年我改變了很多,我終於可以大方的承認我就是老闆,而且我是女性創業者,雖然每天都有很多的質疑,我也質疑我自己也曾經自卑自嘆,可是我慢慢開始明白不會有很多人支持你的想法,也不會有人指望你成功,但是我沒有本錢放棄,我也沒有後路可以走,所以我只能往前走,所以我一直苦撐到現在,也到現在才明白職場真的是一場何止漫長更是孤單的馬拉松。

看完了這很書讓我得到很多力量也解答我很多年來的迷惑,很多時候我們真的都是自己限制自己,對於女性這麼身分感到懷疑又害怕,我很羨慕這個作者可以找到一個如此好的人生伴侶,支持她扶持她,讓她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雖然現在她的丈夫過世了,但我很佩服她的勇氣跟她帶給大家的力量。非常的喜歡跟推薦。當然不是每個女性都需要工作不用為了金錢而工作的全職媽媽也是很幸運的,只是如果你必須或是喜歡工作,本書可以得到很多幫助。

 

書本介紹網址: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670830&page=5

此外,桑德柏格將本書的收入全數捐給非營利組織leanlin.Org,以鼓舞女性達成遠大的抱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ra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